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。當前公司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期,要建成一流的綜合性大土木建造企業,必須把增強創新能力作為發展新的驅動力。 作為公司主業的建筑產業是一個傳統產業,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有技術含量,不需要創新。相反,要想在新一輪競爭中脫穎而出,根本路徑是轉型升級,必然要求是不斷創新。 ——堅持戰略導向,積極推進體制機制創新。戰略具有前瞻性、全局性和長期性,規定著一個組織的前進方向。通過科學的決策機制,保持對市場的敏銳反映,并將市場壓力傳遞到每一個單位、每一個員工。申茂夏總經理指出,要繼續動態調整和充實企業戰略體系,進一步完善多元化戰略、差異化戰略、國際化戰略等經營戰略;健全營銷戰略、人力資源戰略、科技創新戰略、財務資金戰略、信息化戰略等職能戰略。并在此戰略框架下,從組織架構、資源配置、商業模式等各個方面采取有針對性的舉措。 ——依靠科技進步,搶占發展戰略制高點;仡櫣景l展歷程,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科技創新帶給我們的驚喜與自豪。龍灘碾壓混凝土筑壩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,錦屏世界最高雙曲拱壩的建設,向家壩世界最大地下廠房的施工,溪洛渡世界最大泄洪洞的承建,還有京滬高鐵……這些世界級工程成為科技創新的堅實平臺,并形成核心技術成為決勝市場的殺手锏。同樣,要加大科技投入,完善技術創新體系,加快開發和推廣應用能夠促進結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共性技術、關鍵技術和配套技術,提高原始創新、集成創新和引進吸收再創新能力,培育更多的專業技術品牌,將技術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,轉化為經濟效益。 ——以經濟效益為中心,扎實推進管理提升。要按照“管理以項目為中心”的工作思路,把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理念貫徹到生產經營及改革發展的全過程、各個環節,堅持以我為主,同時博采眾長,著重解決制約公司發展的管理短板、瓶頸和突出問題,苦練內功,向管理提升要效益、要質量、要水平、要發展。要向先進企業對標,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資源配置效率為重點,著力體現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的導向,做到成本控制精細化,過程管控規范化,建章立制標準化,以更少的投入創造出更多的財富,增強企業持續發展、永續發展的能力。 ——構建“鼓勵創新,寬容失敗”的文化氛圍,包括建設平等、民主、開放、寬容的人文環境和政策支持,以開放的心態面對異議,并糾正錯誤的意愿,探索新想法的自由及與他人協作的愿望。這種企業文化要與公司的戰略規劃相配合,管理流程和激勵機制要支持創新企業文化的形成。 創新不分大小,提升永無止境。通過體制機制創新、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,提升原有的產業層次,開辟新的業務領域,創造新的商業模式,通過技術、標準、管理、品牌、文化價值增值環節,由產業鏈低端向高端拓展,由勞務密集型向知識、技術、管理密集型轉變,把公司的發展提升到新的更高的層次。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,每一位員工都是推動者、實踐者,也必將是受益者。 (責任編輯 張占國)
|